豆腐黑芝麻吐司
再不趕快記錄
我都快要把配方給忘光光了
這款吐司是用板豆腐和無糖豆漿做的
一共做了兩次!
第一次完全按照Carol老師的食譜配方操作
為了給時常嫌我做的麵包太乾的狗屁吃
所以完全沒有減油
但是在甩打的過程中遇到困難
因為我怎麼努力甩打都打不出薄膜
夏天在廚房這樣做麵包
流汗流到我眼睛都快張不開了
只好放棄甩打繼續完成接下來的步驟
似乎是烤溫不足,時間也不夠
出爐的麵包中間烤不夠透
顏色上色偏白賣相不佳
不過對狗屁來說這樣的麵包夠濕潤
所以他覺得還OK,有食用價值XD
只是我自己覺得很不甘心
趁狗屁去上班後
我又再做了一次
這次是要給爸媽吃的所以減了油
因為這麵包完全沒有加餡料
原配方的糖量吃不出味道,比較適合當調理麵包使用
所以我增加了糖量還加了更多的黑芝麻
這樣麵包吃起來會比較有味道
比較適合總是單吃麵包不配東西的爸媽
同樣的再甩打時又遇到一樣情況
完全打不出薄膜
而且發酵也發得不好
所以我認真的懷疑是板豆腐害的
調高了烤溫和時間
烤出來的吐司上色總算比較好看
切開來看內部總算有烤透
吃起來帶有豆漿與芝麻的香氣和微微的甜
其實還滿好吃的啦!
下次我一定要做一個單純是使用白麵粉的吐司試試看
希望不要再做出這種矮不隆咚的吐司了
實驗記錄簿 (並非食譜,這是我的操作紀錄,如果照這個製作失敗概不負責=__=")
原食譜請參考原味:Carol100道無添加純天然手感麵包+30款麵包與果醬美味配方提案
材料: (12兩吐司盒)
A-主麵團
1.板豆腐 200克
2.高筋麵粉 220克
3.全麥麵粉 80克
4.速發酵母 3/4小匙
5.鹽 1/2小匙
6.糖 30克
7.葡萄籽油 20克
8.無糖豆漿 80克
9.熟黑芝麻 3大匙
B-表面裝飾
1.熟黑芝麻 2大匙
實驗步驟:
A-主麵團
1. 所有材料揉到可單手輕易甩打
2. 甩打250~300下,盡可能打出薄膜(但我打不出來)
3. 第一次發酵:滾圓,放密閉空間發酵 60min 至兩倍大
4. 取出在桌面&麵團上灑高粉,把麵團空氣拍出後滾圓,噴水蓋保鮮膜鬆弛15min
5. 桿成 20cm x 30cm 長方形,輕輕捲起在底部收口收緊
6. 表面刷一層水,均勻沾上黑芝麻
7. 第二次發酵:將麵團放進吐司盒,放密閉空間用熱水加溫發酵60min
8. 發酵完成前,箱預預熱200度
9. 麵團表面割出裝飾線條
9. 進烤箱前在表面噴上大量的水,以200度烤10min後,轉170度烤30~35min即可出爐
10. 出爐後立刻倒出烤模放涼,完全放涼後才可切片
實驗檢討:
1. 第一次遇到這種完全甩打不出薄膜的麵團,真的很挫折!到底是我的問題還是此款麵包的特性呢?
2. 第二次發酵的溫度似乎太高了些,夏天好像可以不用這麼高溫。
3. 下次一定要找機會試做看看全用白麵粉的吐司,把變數降到最低,測試看看能不能發滿模。